我曾经与同行讨论,为什么QQ不开放它的面板,供第三方应用植入。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要知道QQ面板上寸土寸金,每一平方毫米都闪耀着金子的光芒,QQ是无论如何不会开放它的面板的。这个说法颇有道理,要让一个公司放弃既有的牢固的收入阵地,去搞什么“开放”,委实不太可能,更何况这家公司是上市公司,每个季度都要交财报给投资者的。
本月9日,腾讯在人民日报上投放广告:“Q+开放的互联网,你准备好了吗?”。这个广告语刚出炉时,还引起了业内的猜测。不过十天不到的工夫,一个名为“Q+平台”的东西出炉,腾讯正式宣布启动开放平台计划。
在腾讯官网上,有一条对这个平台进行说明的视频。我仔细看了看这个视频,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腾讯的确开放了它的面板,但不是QQ的面板,而是把用户的桌面变成了它的面板。在这个面板上,插入各种第三方应用。因为这个“面板”是全新的东西,尚不属于QQ既有的势力范围,搞开放平台,汇聚多家公司之力,说到底是这样一句话:更加彻底地占领用户的桌面。
在Windows系统上,很早就有所谓的widget(即插件),这些插件都是些很轻的软件,用户可以从网上下载下来,成为自己的桌面侧边栏工具,一般以、CPU耗能、随手贴记事,当然还有小游戏为主。这些插件来自于各种各样的公司或开发团队,并没有一个巨头将它们组织起来。事实上,微软对这个事也是有点三心二意地任其发展的意味,道理也很简单,你们怎么竞争,不都是在我的平台上嘛。
后来360推了一个名为“360桌面”的应用,这是一个能够把本机安装的软件自动收拢到桌面的一个“目录夹”的功能,自然地,在这个“目录夹”里,也会有360向你推荐的你尚未安装的软件。利用360桌面,你就不必使用这样一个路径来完成软件使用了:开始—》程序—》软件选择。有些人会想,在Windows桌面上建一个软件快捷方式不就得了,但显然桌面上太过凌乱,不是什么好的体验。更何况360桌面,还能向你推荐软件呐。
但360桌面走的是类似App Store的路子,它并没有替代系统的野心——至少从产品本身来看。“Q+平台”则不是。用户在登录QQ后,可一键完成从操作系统向“Q+”的切换,直接使用各种第三方应用。在切换完成后,Windows系统那些诸如“开始”的按钮便全然不见了。
“Q+平台”,最适合的类比是百度的“框计算”。在今天的百度搜索框里,当你输入“小游戏”时,第一个你能看到的,就是共38页、每页20个的小游戏图标,你可以直接点击这些图标进行游戏而无需离开百度网。百度框计算的正面说法是帮助用户尽快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无需繁琐点击,但负面的批评,则是认为百度意图将整个互联网都框进它自家的网站中。
腾讯这个平台,与百度在“云”上发力所不同的是,它直接在“端”上发力——你的桌面。从路径上讲,只要用户使用电脑,想进入云的前一个动作总是从端开始。故而,“Q+平台”比框计算具有更大的野心,以及对用户更强悍的控制力。从竞争策略上讲,腾讯已经比百度棋高一招,因为这是和做操作系统差不多的东西了。
微软做操作系统,从来不在意在上面跑什么软件,微软既不会向你推荐软件,也不会成为你购买软件中的一个支付环节。但苹果做操作系统,则在这两点上有了突破:App Store会向你推荐软件,也会成为重要的支付环节。腾讯的意图,是跟着苹果走的,既非搞个桌面装饰,也不是搞什么应用商店。要说2011年,腾讯会进入操作系统市场,可能有点早,但绝对不会令人奇怪。
以前行内有句话,说腾讯一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话其实并不确切,很多腾讯搞的东西,并没有干过竞品。但“Q+平台”,彰显的是这样一种决心:和我一起走,不然你将无路可走。与百度框计算相对应的,我把“Q+平台”称为“Q计算”,只不过百度要算计的是云上的东西,腾讯算计的,则是端上的东西。
而无端,则不成云。